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3月29日,《新华每日电讯》发表题为《从“拼价格”到“拼科技”的全面转型升级——这里的传统制造业正在焕发新生机》的报道。
一个拉头、两片链带,小小一根拉链,却关联着14个一级学科,44个二级学科。
从事这个行业30多年,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浔兴拉链”)发现,对拉链的认识才起步,从材料、结构、设备、功能……上百道工序,处处皆创新,处处皆学问,新的征途才刚刚开始。
晋江是中国民营经济重镇,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作坊起步,晋江人坚守在纺织、鞋服、食品、建材等市场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,拓市场、提质量、创品牌……打造出纺织、鞋服2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,食品、陶瓷等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。
近年来,面对国内外市场多重冲击,传统制造业通过创新驱动、科技赋能,正经历全面深刻的转型升级,进而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,这是近日记者蹲点晋江感受到的火热场景。
游客在晋江古石桥安平桥上游览(2021年7月8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小物件,大创新
可以防止蚊虫叮咬的拉链、能在黑暗环境反射灯光的拉链……浔兴拉链的产品陈列厅里,应用场景不同、亮点各异的产品令人眼花缭乱。
小小的拉头,组成部分可达6个,分别要用5种不同材料来满足强度、耐磨度等不同性能要求。“从黄铜、锌合金、不锈钢到高分子材料,越来越多的材料用于拉链生产,满足消费者不同功能需要。”浔兴拉链研发中心研究部经理张华威说。
一款受到市场追捧的隐形拉链,1天产能200万条,要确保品质稳定,此前靠肉眼一条一条检测,光这一项工作就得安排80人,24小时轮班。
“这样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。”浔兴拉链无水染色项目负责人张田告诉记者,近年来,公司投入大量成本,进行智能化生产线改造,引进视觉识别系统,3500万像素摄像头自动检测,人力减少80%以上,精准性也大幅提升。
材料应用、压铸工艺、设备智能化、染整技术……小小一根拉链涉及108道工序,都藏着创新点。张田说:“我们越发觉得小拉链背后有大学问,创新无止境,近年来,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上千万元,今年预计达到7000多万元。”
小物件、大创新!一根拉链、一块面包、一片纸巾、一双鞋……创新赋予这些民生产品新的活力,并在消费升级热潮中迎来更加广阔市场。
“国货热”方兴未艾,作为晋江产业“基本盘”之一的纺织鞋服产业近年来抵御国内外市场多重冲击,实现逆势增长。
从丝料到布料、从材料到工艺、从设计到功能……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需求更加多样化、个性化,企业创新空间更大。记者在安踏、三六一度、特步、中乔体育等国内运动鞋服龙头企业采访了解到,建立运动科学实验室,加大研发投入,改变此前国产运动鞋服“同质”“低端”“土气”等标签,不断推出市场追捧的时尚产品。
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赞助商,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了32个品类、3000万份产品。来自国际的一流食品专家团队研发的干蛋糕等多款产品成为“网红”,被多国运动员在社交平台点赞,带动了消费热潮。
在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垵看来,做好“一块面包”,原料、设备、工艺、管理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。他告诉记者,盼盼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7个生产基地,拥有上百人的研发团队,每年投入研发费用上亿元。 |